您需要购买课程才能观看!
立即购买
首页 课程中心 课程详情
2025年中级经济师精品课之经济基础
价格700
加入购物车
课程介绍
目录

2025年中级经济师精品课


第一章: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
1、第一节考点1: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
2、第一节考点2: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三个方面之间的关系
3、第二节考点1: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内涵
4、第二节考点2:公有制经济的基本形式及主体地位
5、第二节考点3:农村基本经营制度
6、第二节考点4:非公有制经济
7、第三节考点1:社会主义收入分配制度
8、第三节考点2:如何坚持社会主义分配制度
9、第四节考点1:资源配置的含义及方式
10、第四节考点2: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
第二章:市场需求、供给与均衡价格压缩
1、第一节考点1:需求的含义
2、第一节考点2:影响需求的基本因素
3、第一节考点3:需求函数、需求规律与需求曲线
4、第一节考点4:需求的变化
5、第二节考点1:供给的含义和影响供给的因素
6、第二节考点2:供给函数、供给规律和供给曲线
7、第二节考点3:供给的变化
8、第三节考点1:均衡价格
9、第三节考点2:均衡价格模型的运用
10、第四节考点1:需求价格弹性的定义
11、第四节考点2:需求价格弹性的类型
12、第四节考点3:需求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
13、第四节考点4:需求交叉弹性
14、第四节考点5:需求收入弹性
15、第四节考点6:供给价格弹性
第三章 :生产和成本理论
1、第一节考点1:生产者及其组织形式
2、第一节考点2:企业形成的相关理论
3、第二节考点2:生产函数
4、第二节考点3: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
5、第二节考点4:一种可变要素的生产函数曲线
6、第二节考点5:规模报酬
7、第三节考点1:成本的含义
8、第三节考点2:成本函数
9、第三节考点3:短期成本曲线
第四章:市场结构理论
1、第二节考点1:生产及其相关概念
2、第一节考点1:市场结构含义及市场类型划分标准
3、第一节考点2:各种市场结构的特征
4、第二节考点1:行业需求曲线和个别企业需求曲线
5、第二节考点2:完全竞争企业的收益曲线
6、第二节考点3:完全竞争企业产量决策的基本原则
7、第三节考点1:完全垄断市场的需求曲线
8、第三节考点2:完全垄断企业的平均收益与边际收益
9、第三节考点3:完全垄断企业进行产量和价格决策的基本原则
10、第三节考点4:价格歧视
11、第四节考点1:垄断竞争市场上的生产者行为
12、第四节考点2:寡头垄断市场上的生产者行为
第五章:生产要素市场理论
1、第一节考点1: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
2、第一节考点2:生产者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
3、第二节考点1:完全竞争生产者的要素需求曲线
4、第三节考点1:生产要素的供给
第六章:市场失灵和政府的干预
1、第一节考点1:帕累托最优状态
2、第一节考点2:市场失灵
3、第二节考点1:垄断与市场失灵
4、第二节考点2:外部性与市场失灵
5、第二节考点3:公共物品与市场失灵
6、第二节考点4:信息不对称的定义及其表现形式
7、第三节考点1:政府对市场的干预
第七章:国民收入核算和简单的宏观经济模型
1、第一节考点1:国内生产总值
2、第一节考点2: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
3、第二节考点1:储蓄—投资恒等式
4、第三节考点1:消费理论
5、第三节考点2:储蓄函数
6、第三节考点3:投资函数
7、第三节考点4: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
8、第四节考点1:总需求
9、第四节考点2:总供给
第八章: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
1、第一节考点1:经济增长的概念
2、第一节考点2: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及因素分解
3、第二节考点1:经济周期的概念
4、第二节考点2:经济周期的阶段划分
5、第二节考点3:导致经济波动的主要因素
6、第二节考点4:经济波动的指标体系
7、第三节考点1:经济发展的基本理论
8、第三节考点2:新发展理念
9、第三节考点3:新发展阶段
10、第三节考点4:新发展格局
11、第三节考点5: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与特征
12、第三节考点6:中国式现代化
第九章:价格总水平和就业、失业
1、第一节考点1:价格总水平概述
2、第一节考点2:决定价格总水平变动的因素
3、第一节考点3:价格总水平变动的经济效应
4、第二节考点1:就业和失业
5、第二节考点2:就业和失业水平统计
6、第二节考点3:失业的类型
7、第三节考点1:奥肯定律和就业弹性系数
8、第三节考点2:菲利普斯曲线
9、第四节考点1:宏观经济治理的内涵与特征
第十章: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
1、第一节考点1:国际贸易理论的演变
2、第一节考点2:影响国际贸易的因素
3、第二节考点1:政府对国际贸易的干预
4、第二节考点2:倾销
第十一章: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
1、第一节考点1:公共物品的含义及其特征
2、第一节考点2: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
3、第一节考点3:公共物品的融资
4、第一节考点4:公共物品的生产
5、第一节考点5: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
6、第二节考点1:市场和市场效率
7、第二节考点2:政府经济活动范围
8、第三节考点1:资源配置职能
9、第三节考点2:收入分配职能
10、第三节考点3: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
第十二章 :财政支出
1、第一节考点1:财政支出概述
2、第一节考点2:财政支出分类方法
3、第一节考点3:中国的政府支出分类改革
4、第二节考点1: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
5、第二节考点2:财政支出规模变化的指标
6、第二节考点3:财政支出规模增长的理论解释
7、第二节考点4:影响财政支出规模的主要因素
8、第三节考点1:财政支出效益分析概述
9、第三节考点2:财政支出效益分析方法
10、第三节考点3:公共劳务收费法
11、第三节考点4:公共定价法
12、第四节考点1:购买性支出
13、第五节考点1:转移性支出
14、第五节考点2:财政补贴的分类
15、第五节考点3:购买性支出与转移性支出功能的比较
第十三章 :财政收入
1、第一节考点1:财政收入及其分类
2、第一节考点2:我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科目
3、第一节考点3:衡量财政收入的不同口径
4、第一节考点4:财政集中度与宏观税负
5、第二节考点1:税收的含义
6、第二节考点2:税收的基本特征
7、第二节考点3:税收的职能
8、第二节考点4:拉弗曲线
9、第三节考点1:税负转嫁
10、第三节考点2:影响税负转嫁的因素
11、第四节考点1:国债的含义
12、第四节考点2:国债的种类
13、第四节考点3:国债的政策功能
14、第四节考点4:国债的负担
15、第四节考点5:国债的限度
16、第四节考点6:李嘉图等价定理
17、第四节考点7:国债发行制度
18、第四节考点8:国债偿还制度
19、第四节考点9:国债市场制度
20、第四节考点10:政府性债务的分类
21、第四节考点11:政府性债务管理制度
第十四章:税收制度
1、第一节考点1:税制要素
2、第一节考点2:税收的分类
3、第一节考点3:我国现行税收法律制度
4、第二节考点1:增值税
5、第二节考点2:消费税
6、第二节考点3:关税
7、第三节考点1:所得税的概念
8、第三节考点2:企业所得税
9、第三节考点3:个人所得税的概念及纳税人身份
10、第三节考点4: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对象及税率
11、第三节考点5:个人所得税的课税对象及税率
12、第三节考点6: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
13、第三节考点7: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管理
14、第四节考点1:财产税的概念
15、第四节考点2:房产税
16、第四节考点3:契税
17、第四节考点4:车船税
第十五章:政府预算
1、第一节考点1:政府预算的概念
2、第一节考点2:政府预算的职能
3、第一节考点3:政府预算的原则
4、第一节考点4:政府预算的分类
5、第二节考点1:我国政府预算管理职权划分
6、第三节考点1:我国政府预算体系
7、第三节考点2:一般公共预算
8、第三节考点3:政府性基金预算
9、第三节考点4:国有资本经营预算
10、第三节考点5:社会保险基金预算
11、第四节考点1:政府预算编制和执行制度
第十六章:财政管理体制
1、第一节考点1:财政管理体制的含义与机构设置
2、第一节考点2:政府间事权及支出责任的划分
3、第一节考点3:政府间财政收入的划分
4、第一节考点4:财政管理体制的模式及作用
5、第二节考点1: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概述
6、第二节考点2: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的主要内容
7、第三节考点1:财政转移支付及其特点
8、第三节考点2:我国现行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
9、第三节考点3: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任务
10、第四节考点1:合理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
11、第四节考点2:《“十四五”规划》关于现代财政制度的规定
第十七章:财政政策
1、第一节考点1:财政政策的含义与目标
2、第一节考点2:财政政策的功能
3、第二节考点1:财政政策的工具
4、第二节考点2:财政政策的类型
5、第二节考点3: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
6、第三节考点1:财政政策乘数
第十八章:货币供求与货币均衡
1、第一节考点1:货币需求与货币需求量
2、第一节考点2:传统货币数量说
3、第一节考点3: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
4、第一节考点4:弗里德曼的现代货币数量说
5、第二节考点1:货币供应量
6、第二节考点2:社会融资规模
7、第二节考点3:货币供给机制
8、第二节考点4:数字货币
9、第三节考点1:货币均衡与失衡
10、第四节考点1:通货膨胀的含义及标志
11、第四节考点2:通货膨胀的类型
12、第四节考点3:通货膨胀的成因
13、第四节考点4:通货膨胀的治理
第十九章:中央银行与货币政策
1、第一节考点1:中央银行制度
2、第一节考点2:中央银行业务活动特征
3、第一节考点3:中央银行的主要业务
4、第一节考点4: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
5、第一节考点5:建设现代中央银行制度
6、第二节考点1:货币政策的定义及目标
7、第二节考点2:货币政策工具
8、第二节考点3:法定存款准备金率
9、第二节考点4:再贴现
10、第二节考点5:公开市场操作
11、第二节考点6: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
12、第二节考点7:非常规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
13、第二节考点8: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
14、第二节考点9:货币政策传导机制
15、第二节考点10: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
16、第二节考点11:贷款基准利率改革
17、第二节考点12:金融五篇大文章
第二十章:商业银行与金融市场
1、第一节考点1:商业银行的内涵
2、第一节考点2:商业银行的主要职能
3、第一节考点3: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
4、第一节考点4: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——负债业务
5、第一节考点5: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——资产业务
6、第一节考点6: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——中间业务
7、第一节考点7: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原则
8、第一节考点8:存款保险制度
9、第二节考点1:金融市场及金融市场效率
10、第二节考点2:有效市场理论
11、第二节考点3:金融市场的结构
12、第二节考点4:同业拆借市场
13、第二节考点5:票据市场
14、第二节考点6:债券市场
15、第二节考点7:股票市场
16、第二节考点8:投资基金市场
17、第二节考点9:金融衍生品市场和外汇市场
第二十一章: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
1、第一节考点1:金融风险
2、第一节考点2:金融风险的类型
3、第二节考点1:金融危机概述
4、第二节考点2:金融危机——债务危机
5、第二节考点3:金融危机——货币危机
6、第二节考点4:金融危机——流动性危机
7、第二节考点5:金融危机——综合性金融危机
8、第二节考点6:次贷危机
9、第三节考点1:金融监管理论
10、第四节考点1:金融监管的分类
11、第四节考点2:我国的金融监管
12、第四节考点3:我国对重点领域的监管进展
13、第五节考点1:巴塞尔协议产生的背景
14、第五节考点2:1988年巴塞尔报告
15、第五节考点3:2003年新巴塞尔资本协议
16、第五节考点4:2010年巴塞尔协议Ⅲ
第二十二章:对外金融关系与政策
1、第一节考点1:汇率制度的含义与划分
2、第一节考点2:影响汇率制度选择的因素
3、第一节考点3:人民币汇率制度
4、第二节考点1:国际储备的含义与构成
5、第二节考点2:国际储备的作用
6、第二节考点3:国际储备的管理
7、第三节考点1:国际货币体系的内容和变迁
8、第三节考点2:国际金本位制
9、第三节考点3:布雷顿森林体系
10、第三节考点4:牙买加体系
11、第三节考点5:国际主要金融组织——国际货币基金组织
12、第三节考点6:国际主要金融组织——世界银行集团
13、第三节考点7:国际主要金融组织——国际清算银行
14、第四节考点1:跨境人民币业务
第二十三章:统计与数据科学
1、第一节考点1:统计学
2、第二节考点1:变量
3、第二节考点2:数据
4、第三节考点1:观测数据和实验数据
5、第三节考点2:一手数据和二手数据
6、第四节考点1:统计调查的概念与分类
7、第四节考点2:统计调查的方式——统计报表
8、第四节考点3:统计调查的方式——普查
9、第四节考点4:统计调查的方式——抽样调查
10、第四节考点5:统计调查的方式——重点调查
11、第四节考点6:统计调查的方式——典型调查
12、第五节考点1:数据科学
13、第五节考点2:大数据
第二十四章:描述统计
1、第一节考点1:集中趋势的测度
2、第二节考点1:离散程度的测度
3、第三节考点2:标准分数和正态分布
4、第四节考点1:变量间的相关关系
5、第四节考点2:散点图
6、第四节考点3:相关系数
第二十五章:抽样调查
1、第一节考点1:抽样调查基本概念
2、第一节考点2:概率抽样与非概率抽样
3、第一节考点3:抽样调查的一般步骤
4、第一节考点4:抽样调查中的误差
5、第二节考点1:简单随机抽样
6、第二节考点2:分层抽样
7、第二节考点3:系统抽样
8、第二节考点4:整群抽样
9、第二节考点5:多阶段抽样
10、第三节考点1:估计量的性质
11、第三节考点2:抽样误差
12、第三节考点3:样本量
第二十六章:回归分析
1、第一节考点1:回归分析
2、第一节考点2:一元线性回归模型
3、第二节考点1:最小二乘法
4、第三节考点1: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分析
5、第三节考点2: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检验
第二十七章:时间序列分析
1、第一节考点1:时间序列及其分类
2、第二节考点1:发展水平与平均发展水平
3、第二节考点2:增长量与平均增长量
4、第三节考点1:发展速度与增长速度
5、第三节考点2:平均发展速度
6、第三节考点3:速度的分析与应用
7、第四节考点1:时间序列的分解
8、第五节考点1:平滑预测法
第二十八章:会计概论
1、第一节考点1:会计基本概念
2、第一节考点2:会计的基本职能
3、第一节考点3:会计的对象
4、第一节考点4: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
5、第二节考点1:会计目标
6、第三节考点1:会计要素的定义及分类
7、第三节考点2:资产
8、第三节考点3:负债和所有者权益
9、第三节考点4: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要素
10、第三节考点5:会计等式
11、第四节考点1:权责发生制原则
12、第四节考点2:配比原则
13、第四节考点3:历史成本原则
14、第四节考点4: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
15、第五节考点1:会计基本前提
16、第六节考点1:会计信息质量要求
17、第七节考点1:会计法规
第二十九章:会计循环
1、第一节考点1:会计确认的概念
2、第一节考点2:会计确认的标准
3、第二节考点1:会计计量
4、第三节考点1:会计记录的概念和方法
5、第三节考点2:设置账户
6、第三节考点3:复式记账
7、第三节考点4:账务处理程序
8、第四节考点1: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和内容
9、第四节考点2:会计报表的分类
第三十章:会计报表
1、第一节考点1:会计报表概述
2、第一节考点2:会计目标的编制要求
3、第一节考点3:会计报表编制前的准备工作
4、第二节考点1:资产负债表概述
5、第二节考点2:资产负债表的排列
6、第二节考点3: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
7、第三节考点1:利润表概述
8、第三节考点2:利润表的内容
9、第四节考点1:现金流量表概述
10、第四节考点2:现金流量表的作用及组成
11、第四节考点3: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(附注)披露的内容
12、第四节考点4:现金流量表的编制
13、第五节考点1:会计报表附注
第三十一章:财务报表分析
1、第一节考点1:财务报表分析的意义和内容
2、第二节考点1:财务报表分析的基本方法
3、第三节考点1:偿债能力分析
4、第三节考点2:营运能力分析
5、第三节考点3:盈利能力分析
第三十二章:政府会计
1、第一节考点1:政府会计的概念
2、第二节考点1:政府预算会计要素
3、第二节考点2:政府财务会计要素
4、第三节考点1:政府会计报告——政府决算报告
5、第三节考点2:政府会计报告——政府财务报告
第三十三章: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
1、第一节考点1:调整经济的法和经济法
2、第二节考点1:调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
3、第二节考点2:民商法
4、第二节考点3:经济法
5、第三节考点1:优化营商环境的基本原则
第三十四章:物权法律制度
1、第三节考点1:偏度和偏态系数
2、第一节考点1:物权的概念和特征
3、第一节考点2:物权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
4、第一节考点3:需要办理登记的不动产物权
5、第一节考点4:不动产登记的类型
6、第一节考点5:物权的种类
7、第二节考点1:所有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
8、第二节考点2:所有权的取得——原始取得
9、第二节考点3:根据法律规定确定所有权归属的方式
10、第二节考点4:所有权的取得——继受取得
11、第二节考点5:共有
12、第二节考点6: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
13、第三节考点1:用益物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
14、第三节考点2:几种具体的用益物权
15、第四节考点1:担保物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
16、第四节考点2:抵押权
17、第四节考点3:质权
18、第四节考点4:留置权
第三十五章:合同法律制度
1、第一节考点1:合同的概念和特征
2、第一节考点2:合同的分类
3、第二节考点1:合同的生效要件
4、第二节考点2:效力存在瑕疵的合同
5、第三节考点1:合同的订立
6、第三节考点2:缔约过失责任
7、第三节考点3:合同履行的基本原则
8、第三节考点4:双方合同履行中的抗辩权
9、第三节考点5:合同的终止
10、第四节考点1:合同担保的概念及法律特征
11、第四节考点2:保证
12、第四节考点3:定金
13、第四节考点4:合同保全的概念及法律特征
14、第四节考点5:债权人的代位权
15、第四节考点6:债权人的撤销权
16、第五节考点1:合同的转让
17、第五节考点2:合同的变更
18、第五节考点3:合同的解除
19、第六节考点1:违约责任
第三十六章:公司法律制度
1、第一节考点1:公司的概念、特征和种类
2、第二节考点1:公司登记和企业信用信息公示
3、第三节考点1:有限责任公司的设立
4、第三节考点2:股份有限公司的设立
5、第四节考点1:股东会
6、第四节考点2:董事会
7、第四节考点3:监事会
8、第四节考点4:经理
9、第四节考点5:特别规定
10、第五节考点1:股东权利
11、第五节考点2:表决权
12、第五节考点3:知情权
13、第五节考点4:有限责任公司股东的股权转让权
14、第五节考点5:股权回购请求权
15、第六节考点1:董、监、高的任职资格
16、第六节考点2:董、监、高的法定义务
17、第七节考点1: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份发行
18、第七节考点2:股份转让的法定限制
19、第七节考点3:公司收购本公司股份的规定
20、第八节考点1:公司的合并、分立与解散
21、第八节考点2:公司的清算
第三十七章:其他法律制度
1、第一节考点1:工业产权的概念和特征
2、第一节考点2:专利权的主体
3、第一节考点3:专利权的客体
4、第一节考点4:授予专利权的条件
5、第一节考点5:专利权的内容
6、第一节考点6:专利权的限制
7、第一节考点7:专利权的保护
8、第一节考点8:商标
9、第一节考点9:商标权的取得
10、第一节考点10:商标权的内容
11、第一节考点11:商标权的保护
12、第二节考点1:劳动合同的类型
13、第二节考点2:劳动合同的订立
14、第二节考点3:劳动合同无效
15、第二节考点4:劳动合同的解除与终止
16、第三节考点1:消费者的权利
17、第三节考点2:经营者的义务
18、第三节考点3:消费者争议解决途径
19、第三节考点4:消费者索赔的规则
20、第四节考点1:反垄断法与反垄断机构设置
21、第四节考点2:垄断行为—垄断协议
22、第四节考点3:垄断行为——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
23、第四节考点4:垄断行为——经营者集中
24、第四节考点5:反垄断民事责任
25、第五节考点1: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种类
26、第六节考点1:产品质量法律制度
27、第六节考点2:产品质量的监督
28、第六节考点3:生产者的产品质量义务
29、第六节考点4:销售者的产品质量义务
30、第六节考点5:违反产品质量法的法律责任
基础科目-模拟真题卷
1、基础科目模拟真题卷(一)串讲视频
2、基础科目模拟真题卷(二)串讲视频
3、基础科目模拟真题卷(三)串讲视频
领卷中心